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
1978年12月25日,政治局会议召开,进一步调整中央领导层。

这次调整中,陈云的地位得到明显的提高,负责中纪检,汪东兴和张平化却受到冷遇。不久,陈云说的一段话,彻底影响了汪东兴在党内的地位和发展。

那么,陈云到底说了什么呢?

陈云发言

1979年,为帮助汪东兴等展开组织生活,政治局召开了一次会议。陈云在会议上毫不掩饰地说:“东兴同志已经走在后面了,已不能为党的发展、修正以往的错误提供好的意见,很显然,已经不适合待在中央岗位上……”

一定程度上,汪东兴受到陈云这次讲话的影响,在1980年2月提出辞职,退出一线领导岗位。

汪东兴对革命是有功劳的,在中央办公厅工作了多年,负责毛主席的安全,在粉碎“四人帮”过程中,更是立下汗马功劳,陈云为什么说他走在后面了呢?

一切的问题,都得一分为二来看,功劳是功劳,过错是过错。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汪东兴做的两件事可以认为是错误的,这也是他后来遭受冷落、并且遭到陈云批评的原因。

第一件事是,成为邓小平复出的阻力。

1976年10月以后,中央进一步确定华国锋的领导地位,汪东兴也得到了提拔,在1977年8月当选为政治局常委、中央副主席,职业生涯来到高光时刻。

当时,一些人仍坚持“批邓”,其用意非常明显,就是不希望邓小平复出。邓小平也很绝望,在北京养病期间,对夫人卓琳说:“看来,以后要好好过退休生活了。”

叶剑英、杨勇、罗瑞卿等老同志不希望有这个结果,仍然期盼邓小平能够重回中央,继续参与领导国家的建设。毕竟,邓小平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,特别是在第二次复出之后,曾力挽狂澜,稳定过时局。

为此,杨勇开始暗中工作,与一些老帅和中央领导人通气,为邓小平的复出做舆论工作。

然而,汪东兴却反对邓小平的复出,并且成了“急先锋”,这件事,被陈云等人看在眼里。

结果表明,邓小平的复出是众望所归,汪东兴等人再反对,也没有什么效果。

这第一件事已经让汪东兴越来越不利,接下来做的第二件事,直接让他受到冷落。

退居二线

1978年5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发表一篇文章,讲的是实践和真理。当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,这篇文章后来居然会引发一场大讨论,甚至让中央高层进行大调整。

文章发表的第6天,汪东兴对政治局的几个同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认为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的提法,是有害的,把毛泽东思想视为“枷锁”、“禁区”。

这样的看法,显然是不严谨的。实践与真理的理论,和毛泽东思想并没有冲突,毛泽东思想也提倡用实践去检验真理,毛主席常说,要“实事求是”,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。

汪东兴进一步说,《人民日报》转载这类文章,是“没有党性”的举动。

6月2日,邓小平参加全军政治工作大会,虽然没有提到那篇文章,但表达对“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”的支持。

8月9日,邓小平接见文化部的干部,解释了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。邓小平说:“我本来是没注意这篇文章的,听说一些同志反对后,才拿来看,顺便在6月的会议上表示了支持。”

这个时候,对文章的讨论已经越来越明显了,形成了两种意见,一种是反对,另一种是支持。

因而,汪东兴无形中就站在了支持者的对立面。那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个讨论将会延续下去,在后来的批示中说“下不为例”,想要阻止继续讨论下去。

汪东兴进一步作出指示,指出宣传这类文章的“危害”,认为继续讨论下去,会给敌人机会,让敌人挑拨中央委员之间、政治局常委之间的关系……

汪东兴这么做的结果是,导致他受到了冷落,最终遗憾退居二线了。

结语

政治是充满复杂的,有的时候需要站队,需要表明立场,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说来说去,如果忠于人民,忠于真理,那就不存在站队的问题了,无论当时处于什么样的地位,受到什么样的影响,将来都会受到公正对待。

汪东兴的看法与时代格格不入,墨守成规,站在了保守和“旧”的一面,最后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内容分享:
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,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
Top